|
5位院士、85位專家出任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專委會專家 祥睿王正通榮任專家委員 |
時間:2022年08月02日 瀏覽:1686次 |
7月30日,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、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指導下,由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、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“2022碳中和·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五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”在北京隆重召開。此次峰會以“科技創新·跨界融合·國際互聯”為主題,圍繞“雙碳目標”,聚焦能源行業,集中布局碳減排新賽道,加快推廣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創新、產業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。會上正式啟動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編制工作及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體系專委委員會正式成立。
會上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貴宣布《零碳園區評價標準》、《零碳工廠評價標準》、《零碳數據中心評價標準》、《零碳鄉村評價標準》、《能源企業ESG評價標準》等6個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編制工作正式啟動。張永貴秘書長表示,為貫徹落實《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》提出的“要建立健全碳達峰、碳中和標準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標準化工程”的文件精神,充分發揮行業協會通過制定團體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,中國投資協會在《零碳中國倡議》下將組織編制并發布“零碳中國”評價團體標準。該標準由《零碳中國評價標準 通則》為基礎共性標準,與不同類型零碳場景的具體評價標準構成《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》“1+N”團標體系。
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董事、總工程師黃學良代表標準編制組成員單位發言。他表示,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,標準化建設是支撐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。“零碳中國”標準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,標準體系分為評價通則、評價細則和實施指南三個層級。評價通則主要界定相關概念,明確總體要求、評價方法和評價程序。評價細則是針對城市、鄉村、園區、工廠、數據中心等不同類型主體的具體評價標準。實施指南則旨在構建通用的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規范,為系統、科學、有序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行動指南。“零碳中國”標準體系將成為指導開展“零碳中國”行動的重要依據。
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
為有序開展“零碳中國”標準體系的制修訂工作,確保標準的先進性、系統性、科學性、可達性、可操作性、簡明性、動態性,現組建成立“零碳中國”評價標準體系專家委員會,成員名單如下:
主任委員 石定寰 原國務院參事
執行主任 孫耀唯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會長、國家能源局原正司級巡視員
副主任委員 戴彥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王志軒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徐 偉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
秘 書 長 張 杰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
執行秘書長 姜 藝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
顧 問 杜祥琬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,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孝信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,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 強 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泉 香港大學教授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金 涌 清華大學教授,中國工程院院士 史玉波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 劉順達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,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會長 吳 吟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 張洪濤 原國務院參事,原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 康 義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會長 李俊峰 紅杉中國投資合伙人,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傅成玉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 曾興球 中化集團原總地質師
專家委員 (按姓氏筆畫為序) 丁志敏 國家能源局原法制與體制改革司副司長 馬定平 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 馬 榮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原副司長 王衛權 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王正通 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 彤 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 王 鵬 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史京璽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會會長 白首躍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區域能源專委會秘書長 馮武軍 北京京能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曲 鳴 金石易服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呂學都 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氣候變化專家 朱世龍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原副主任(正廳級) 朱四海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處長 朱立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教授 朱 彤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主任 莊會永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 劉彥龍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 劉 敏 暨南大學能源電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許 珊 廣東省科學院工業分析檢測中心研究員 李鐵強 中國煤炭城市發展聯合促進會秘書長 李 婷 落基山研究所北京辦公室首席代表 楊 波 申能集團財務公司總經理 楊素榮 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 楊 雷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吳翠姑 河北省鳳凰谷零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、秘書長 何勇健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(政策研究室)主任 何繼江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余春平 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運營總監 張九天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張壽廷 北歐可持續發展協會(瑞典)湖南代表處執行會長 張啟平 國家電網公司華東分部原總工程師 張啟應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張崇見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張 強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陳宗法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 陳 實 中聯云港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邵詩洋 河南環境能源服務中心首席執行官 邵 敏 暨南大學校長助理,環境與氣候研究院院長 林衛斌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、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林承禎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對外經濟合作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 林 翎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分院院長 周曉斌 秦云基礎COO 龐春霖 中關村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秘書長 鄭國富 浙江明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孟越峰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 趙風云 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 趙立欣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趙志剛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 鐘景華 北京電氣設計委員會主任 侯金剛 北京弧線思維科技有限公司CEO 俞振華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 姜忠蓮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秘書長 秦占學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 袁祥飛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 徐洪峰 中誠信綠金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首席專家、副總裁 徐 輝 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 峰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高 浪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能源消費智能化研究所所長 郭焦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賓 暉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世元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董事長 梅德文 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 曹 健 中節能大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戰略合作中心主任 梁建勇 國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 董仁杰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/主任 董春江 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溫 剛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 謝秋野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 藍 虹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
注:以上名單由能投委專家、理事及《零碳中國倡議》發起單位推薦組成。 |
上一篇 | 返回目錄 |
下一篇 |
版權所有: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 www.kumacn.com
地址:山西綜改示范區太原學府園區長治路230號能源互聯網大廈5層512室
ICP備案:晉ICP備19004433號-1號 晉公網安備14019202000540號